在中班幼儿的成长过程中,体育游戏不仅是释放天性的重要途径,更是促进身体协调性与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载体。“抢占轮胎” 作为经典户外游戏,以简单的道具、灵活的规则深受孩子喜爱。本文将从活动设计、玩法解析、教育价值及安全实施等方面,为您呈现一场充满趣味的轮胎争夺战!

一、活动背景与目标
1. 活动背景
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动作发展与社交启蒙的关键期。《3 -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明确指出,中班幼儿应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、动作协调性,且能在游戏中初步理解规则与合作。“抢占轮胎” 游戏以生活中常见的轮胎为道具,通过动态互动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,同时在竞争中渗透规则意识与社会交往技能。
2. 核心目标
- 运动技能:锻炼跑、跳、弯腰等基本动作,提升反应速度与身体协调性;
- 社会性发展:学会等待、分享与沟通,理解“公平竞争”的概念;
- 认知能力:感知空间方位、数量关系,增强对规则的执行力。
二、活动准备细节
1. 材料准备
- 轮胎选择:优先选用直径约50 - 60厘米、高度15 - 20厘米的橡胶轮胎(需去除尖锐边角,确保表面光滑);按班级人数准备8 - 10个轮胎(如25名幼儿配10个轮胎,保证参与度)。
- 辅助材料:彩色标志桶(划分起点/终点)、欢快节奏的音乐(用于信号提示)、奖励贴纸(激励表现)。
2. 场地布置
选择平坦开阔的户外草坪或塑胶场地,用标志桶划定起始线与轮胎摆放区(间距约3米)。若场地允许,可在路径中加入小型障碍物(如软垫堆成的“小山坡”),增加游戏趣味性。
三、趣味玩法全解析
1. 基础规则设定
- 将幼儿分为4 - 5人一组,每组对应1个轮胎;
- 听到音乐响起(或老师喊“开始”),幼儿从起始线出发,快速跑向轮胎摆放区,抢占一个轮胎并站立其上;
- 未抢到轮胎的幼儿可暂时担任“观察员”,协助老师维持秩序;下一轮交换角色,确保每位幼儿都有参与机会。
2. 动作要点指导
- 跑步环节:引导幼儿屈肘摆臂、脚掌轻触地面,避免奔跑时撞倒他人;
- 抢占瞬间:强调“弯腰+轻放”动作——到达轮胎旁时微微弯腰,双手扶稳轮胎边缘,缓慢站入中心,防止轮胎滑动;
- 平衡保持: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膝盖微屈,重心放低,像“小树苗”一样稳稳站立。
3. 进阶玩法拓展
- 信号变化版:老师举不同颜色的卡片(红/黄/蓝),幼儿需根据颜色抢占对应标记的轮胎,考验反应与颜色认知;
- 合作挑战版:两人一组共用一个轮胎,需同步移动至终点,培养团队配合意识;
- 计时竞赛版:记录各组完成时间,设置“最快小组”“最稳个人”奖项,激发竞争热情。
四、教育价值深度挖掘
1. 身体素质提升
游戏中反复的跑、跳、弯腰动作,能有效强化幼儿的下肢力量与核心稳定性;抢占时的快速决策,也提升了神经反应速度,契合《指南》“具有一定平衡能力,动作协调灵敏”的目标。

2. 社会性发展促进
当多个幼儿争抢一个轮胎时,老师可引导其用“石头剪刀布”“轮流尝试”等方式解决冲突,在实践中学习协商与合作;未抢到的幼儿也能通过观察他人策略,积累社交经验。
3. 认知能力培养
轮胎的数量、摆放位置构成“隐性课堂”——幼儿需判断距离、计算步数,无形中巩固了空间方位与数量概念;规则的理解与执行,也为后续学习“守序”奠定基础。
五、安全与实施建议
1. 安全保障措施
- 课前检查:确认轮胎无裂缝、尖锐处,场地无石子、积水;
- 过程监督:老师站位分散,重点关注易碰撞区域(如轮胎旁、转弯处),及时制止推挤行为;
- 应急方案:准备急救包,若幼儿摔倒擦伤,立即用消毒棉球处理。
2. 教师引导技巧
- 用情景化语言激发兴趣:“轮胎宝宝想和你们玩游戏,谁能最快找到自己的家?”替代生硬指令;
- 正向强化:发现幼儿遵守规则或互助行为时,及时表扬(如“你帮小明扶稳轮胎,真贴心!”);
- 分层指导:对动作较慢的幼儿,降低轮胎间距;对能力强的幼儿,增加“跨轮胎跳”等高难度动作。
3. 个体差异应对
- 性格内向的幼儿:安排其与熟悉的伙伴一组,减少焦虑;
- 运动能力弱的幼儿:允许其“扶着轮胎走”而非奔跑,逐步建立信心;
- 易冲动的幼儿:让其担任“规则小警察”,通过监督他人强化自我约束。
六、延伸活动创意推荐
1. 轮胎组合游戏
将轮胎平铺成“迷宫”,幼儿扮演“小蚂蚁”钻爬通过;或堆叠成“小城堡”,练习攀爬与平衡,实现一物多用。
2. 故事化情境融入
创设“森林探险”情境:轮胎是“魔法石”,需按颜色密码抢占才能开启宝藏;或在“动物运动会”中,轮胎成为“荷叶”,幼儿模仿青蛙跳占领,让游戏更具童话色彩。
结语:中班“抢占轮胎”游戏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运动、社交、认知等多维度的成长契机。只要做好安全防护与个性化引导,就能让孩子在欢笑中收获体能与智慧的提升。快带上轮胎,和孩子一起开启这场活力满满的户外冒险吧!
(注:文中配图为幼儿在草坪上奔跑抢占轮胎的真实场景,展现游戏中的专注与快乐,可根据实际拍摄补充。)